昆明赏花经济越开越盛(2)
时间:2019-04-11 23:2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安宁八街可谓把“玫瑰经济”做出特点。八街食用玫瑰种植有近40年的历史,80%的田地栽种着玫瑰,80%的村民从事玫瑰种植,村民80%的收入来自玫瑰。在这个山沟沟里,食用玫瑰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支柱产业。 在当地政府扶持、种植加工大户的带动下,八街搭建起食用玫瑰产业链,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并获得食用玫瑰国家地理标识认证。截至目前,八街引进培育食用玫瑰加工企业10家,建立合作社21家,研发生产了鲜花饼、玫瑰干花、玫瑰冻花、玫瑰糖、玫瑰酱、玫瑰皂、玫瑰酒、玫瑰原汁饮料、玫瑰含片等10多个畅销国内外的无公害玫瑰产品。 呈贡斗南的“花市经济” 中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在斗南。去年,斗南鲜切花交易额达78亿元,82亿枝鲜花经斗南花卉市场销往全国,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花卉经济带动从业人员100余万人,花卉相关业态总交易规模每年达180亿元。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斗南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花卉交易市场。 鲜花给斗南带来了产业,也带动了斗南及周边地区在交通、生态、文化、旅游、商业及住宅等方面的快速崛起。斗南湿地公园、花都海洋世界、蓝光欢乐城……都是斗南壮大过程中最好的见证。 花之经 精耕细作 打造完整产业链 “年年去年年堵,吃饭也要排队,赏花的心情大受影响。”为了一睹“花容”,游客集中出行导致景区人满为患,交通、卫生、餐饮等问题接踵而来。 这个问题已非一朝一夕,但很少有地方愿意投大钱去改善硬件,因为花期一旦结束,以赏花、摄影、休闲为主的花海乡村旅游也就难以为继。 “我的餐馆就开在油菜花田旁边,每逢花期人倒是很多,忙都忙不过来,但过了时间就没什么人了。”餐馆老板老吴认为,场面上的热闹只是“一时经济”。 成熟的旅游产品包含“吃住游购行”一条龙。富民某农家乐老板表示,作为一种季节性的旅游产品,赏花摘果往往只有个把月甚至一两个星期的生命期,成本和回报不一定成比例。 “花开门庭若市,花谢门可罗雀”的季节性赏花游市场,让没有形成产业链的赏花游市场呈现出“昙花一现”的尴尬。 有专家建议,应将区域内不同景点串联,挖掘景点的文化底蕴、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在每年一度赏花市场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旅游产品,丰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由观花向摘果延伸,由花卉观光向文化休闲拓展,用多样化的活动和产品将短期经济变成常年经济,做大“赏花经济”蛋糕。 根据《昆明市建设世界春城花都专项研究报告》绘出的未来春景,到2020年,规划新建重点公园74个,对重要道路和绿地进行提升改造,重点打造一批景观线,打造“亚洲花谷”,创立国际花卉博览会品牌,建立“赏花月历”……昆明“赏花经济”将进一步升温。记者张星宇报道 花之径 昆明赏花日历 (由于每年气温、雨水等有差异,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责编:徐前、朱红霞)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