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竞之家_品味电竞生活移动版

主页 > CS:GO >

“从‘摸着石头’到各具特色” 嘉兴垃圾分类成新时尚(2)

  另外,按照省垃圾分类目标任务,嘉兴市将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在完成居民小区和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基础上,导入提质提效的工作要求,重点在分类劝导和分类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以分类质量作为分类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

  今后嘉兴市将在原有的机关单位、学校、省市级分类小区示范、定时定点收运商业街示范等系列点线推广型分类示范成功经验的指引下,把亮点连成片,逐步向周边区域扩大影响,以街道为单位开展区域整建制分类,在2019年上半年各县(市、区)开展2个街道(镇)的整建制分类试点,下半年向整个辖区推广实施。同时,在全市开展街道(镇)级的分类整建制考核评比,提高区域化分类质量。

  接下来,嘉兴市在分类宣传上也将着力下功夫。今年12月4日,嘉兴市生活垃圾分类互动体验宣传教育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基地将通过图文、视频和智能设备,全方位展示生活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理以及循环利用的全过程,并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式互动,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和分类自觉性,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

  “我们把这里打造成科普教育基地,在这里市民可以更直观感受垃圾分类整个收运处置体系。”吴秀泉说,“在市民普遍接受并逐步形成垃圾分类意识后,要导入意识向行动转变的模式,用行动引导意识的自发自觉执行,把分类意识不断强化,让居民形成垃圾分类是一件美丽的事这一意识,要把垃圾分类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时尚,让我们的家庭美丽、小区美丽、城市美丽!”

  南湖区新兴街道明月社区举行“为垃圾分类 给城市减负”公益演出,文艺骨干们自编自演相关内容的节目,现场还加入问答环节,通过活动铺开垃圾分类重点工作,传播环保理念。

  拥有优良的人居环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

  垃圾被称为错放的资源。从去年开始,嘉兴市启动并大力有序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垃圾分类列为重点改革突破项目,全市各地掀起了政府推动、多部门协同推进、全民参与推进工作的热潮。2018年,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处理被列入了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已经达到9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94%,125个市级分类示范小区均已创建完成,并通过验收投入运行。

  “从不会分到主动分”

  12月18日,南湖街道农翔社区杜鹃坊内居民陆陆续续从家中拿出硬纸板、旧报纸、玻璃瓶、废旧铁桶等可回收物等待回收人员称重。

  “每周二和周六是回收的日子,最近家里装修,我就把积攒下来的硬纸板都拿来卖了。”家住杜鹃坊7幢105室的陈水发向记者介绍道。

  工作人员称重后,陈水发的这些“废品”卖了34.01元。

  “旧报纸、旧玻璃瓶、日化用品塑料瓶……”小区居民金葛娣和老伴拿来了分类好的可回收物,报纸一摞摞捆好,玻璃瓶放在一个比较大的塑料袋内,而饮料瓶和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化用品塑料瓶又分别用两个袋子装好,分类工作做得比较细致。

  “刚开始让我们把垃圾分类,我们也不懂,社区工作人员一遍遍上门讲解,又看了很多宣传资料,现在一些可回收物我已经会分了。”金葛娣说。这些可回收物,金葛娣一共卖了33.08元。记者看了一眼她的积分卡,卡里余额有398.12元,这是她一年所得。

  “垃圾分类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大学问。”农翔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王万玲说,“喏,你穿的旅游鞋就可以回收,我穿的皮鞋就不行。”

  做了一年的社区垃圾分类劝导员,王万玲已经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行家里手。

  一开始推广垃圾分类,王万玲也遭遇了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要想做好居民的工作,那就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去参观垃圾焚烧厂,也了解过一些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做法,很震撼,垃圾分类确实是一项很实在的民生工作。”王万玲说。

  上门宣传、定点劝导督导、建立志愿者巡逻队伍……农翔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如“铁杵磨针”,正在一点点发生变化。小区里的零散垃圾没有了,居民分类工作也越做越细致,每到回收日,大家都把分类好的垃圾拿来回收。“从今年3月份开始,回收量在提升。”王万玲说,现在90%的居民都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

  海宁市丁桥镇新仓村梁家墩,每户村民家门口都整齐摆放着一绿一红两个垃圾箱,分别为“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村民们每天将自家生活产生的垃圾,分门别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箱中。如今,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村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责任编辑:波少)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