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何以成为2018年的网络流行语(2)
时间:2019-01-23 18:3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触及到网民的痛点,形成网络的共鸣。比如“杠精”,我们在社交过程中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杠精,即便深恶痛绝这些人,有时候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是,一旦“杠精”这个词出现后,往往就能激起我们的认同,不由自主地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宣泄对杠精的不满。此外,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的传播都会加速流行语的弥散,以及热点形成。 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孙祥飞强调,网络流行语的迅速传播有利也有弊,网络流行语最为直接的影响是交流的效率,它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承载最为丰富的信息量,但也会带来信息形态层面的审美疲劳。 孙祥飞建议,对于网络流行语就像大多数的网络流行文化现象一样,既不要谈之色变,也不要听之任之,我们应鼓励那些描述人们对美好生活期待的流行语让流行文化陶冶情操,应鼓励官方机构的网络表达适当地使用网络流行语言以降低受众接受门槛,也要对那些低俗、庸俗或宣扬某些消极倾向的流行语言持警惕态度,对于某些宣扬了并不积极情绪的网络流行语言不应采取过激的方式去直接禁止用户的表达,而是要探讨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如“屌丝”“佛系”等这些词汇,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网络表达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心态现象,为什么网民要自称“屌丝”,为什么网民要选择“佛系”,恐怕还需要从社会结构、社会心态、社会环境的变化来寻找答案,比如“佛系”宣扬的是一种低欲望生存,这种低欲望生存未必就是这些人真正乐意进行的选择,而是面对社会现实残酷竞争的一种无奈或逃离。 “巨婴”,按字面意思是说体形巨大的婴儿。现在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2018年,“高铁霸座”“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等事件,让“巨婴”的热度进一步升高。“巨婴”现象已引起全社会关注。 据黄安靖介绍,从社会学价值来看,“退群”的流行,说明民众对国际重大事件的关注;“锦鲤”的流行,反映了新时代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命运共同体”现在不仅在中文中流行,在外文中也流行,是全世界的流行语。流行语是 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流行语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流行语应紧扣时代特征,正确反映民情民意,弘扬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 孙祥飞认为,对于国家和社会层面而言,恐怕要做的是从政策、制度、机制层面来进行某些调整,以为绝大多数人实现其人生价值共享其人生出彩机会营造更为宽松、舒适的环境。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