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2019年或现资金危机?账上现金只够烧4个季度(6)
时间:2019-01-11 15:2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补税风暴”的直接效果,是大幅提高了影视行业的合规成本,挫伤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财务投资人普遍不愿意投资影视项目,制作公司的开工率大幅降低。此外,影视行业还面临着内容审核尺度偏严、题材受限的影响。大型上市公司可能在合规、过审方面较有经验,受损较小;但是整个行业受到的短期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新的亮点:2018年来过什么,2019年指望什么? 2018年,虽然互联网行业整体陷入了增长乏力、需求不足、监管趋严的困境,但是并不缺乏局部亮点:抖音、拼多多、QQ音乐、喜马拉雅FM……都是冉冉升起的移动应用明星。这些神话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类似的神话会不会在2019年继续?此外,阿里、腾讯等巨头纷纷加注云计算、行业解决方案等“B端互联网业务”,互联网的增长动力会不会从消费端转向企业端?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2-3年内互联网行业的走向。 复盘“抖音浪潮”:所有人都先低估、后高估了短视频 2017年下半年抖音的异军突起,将短视频的历史划分为两个时代:抖音崛起之妻,所有人都低估了短视频,快手、秒拍两巨头似乎已经将市场瓜分完毕,很难想象还会有大的变数;抖音崛起之后,所有人都高估了短视频,部分投资者甚至认为抖音会成为与微信、淘宝相提并论的“刚性需求”,并推动“头条系”冲击“腾讯系”的流量基础。 然而,“抖音浪潮”的效果被严重高估了。我们的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2月,抖音的MAU为2.44亿,低于快手,在所有移动应用中排名第23;抖音的DAU为1.51亿,高于快手,但是在所有移动应用中仍然只排第13。这个用户基数虽然让人印象深刻,却还远远谈不上“刚性需求”甚至“冲击腾讯流量基础”。当然,抖音的DAU与MAU比例达到了0.62,高于所有其他短视频应用,也高于除了微信之外的绝大部分非工具类移动应用。从这个角度看,抖音的用户黏性确实不低。 更重要的是,抖音的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了。我们的监测数据显示:抖音的MAU和DAU均在2018年8月达到最高点,然后缓慢回落,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头条系”的另外两款短视频应用——西瓜和火山,MAU和DAU都在2018年2-3月见顶回落。令人诧异的是,虽然抖音的DAU在2018年3月已经超过快手,但是它的MAU从来没有超过后者。而且,快手的MAU至今仍在缓慢增长之中! 以上数据与投资者的直观印象大相径庭,为什么?因为抖音在城市高收入群体当中更加流行,它的种子用户就是海归、名牌大学生和一线城市白领,采取“自上而下”的市场攻势,与快手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恰好相反。一个投资者很容易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在刷抖音,抖音也确实符合自己的胃口,从而得出“所有人都在用抖音,根本没有人用快手”甚至“抖音可以超过微信”的错误结论——这就是“以偏概全”。 抖音的成功,至少有一半应归于出色的产品设计:别的短视频应用都是“传统信息流界面”,即“类微博界面”;抖音却把信息流与内容播放合二为一,用户打开第一眼就看到视频内容,通过左滑右滑的方式切换内容。这种直截了当、冲击力极强的界面,让抖音迅速打出了知名度,却也限制了它的适应面。这可以解释抖音的高DAU/MAU比例: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根本不会使用。从今以后,抖音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高广告和电商导流的货币化率,而不是扩大用户群体。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溢出效应”:许多短视频网红转战秀场直播,顺便带去了大批粉丝,这就是2018年上半年陌陌、YY等直播平台业绩表现不错的重要原因。抖音、快手也有直播功能,快手早在2016年就形成了UP主直播变现的闭环。但是,过度发展直播会破坏UGC社区的氛围、改变内容调性,所以短视频平台普遍对直播业务采取谨慎的态度。结果就是,抖音播下的种子在陌陌、YY开花结果,甚至进一步溢出到腾讯音乐平台,对整个网红生态系统产生了催熟作用。 显然,抖音不会是短视频发展的最终产物。2018年9月,腾讯推出了主打草根选秀的“Yoo视频”,阿里推出了主打生活消费的“鹿刻”;两大巨头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垂直品类短视频,不追求用户总量,而追求与自己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Yoo视频的战略目标是为腾讯视频、腾讯音乐的网红选秀体系输送人才和流量;鹿刻的战略目标是为阿里的“内容电商”体系提供支持。微信7.0版本加入的“即刻视频”,则担负着进一步加强微信生态系统黏性、形成社交分层的重要意义。总而言之,2019年我们大概不会看到下一个抖音,但是会看到很多垂直层面的创新。 复盘“拼多多旋风”:大部分人现在仍然低估了社交电商 在拼多多崛起之前,电商市场似乎已经尘埃落定:阿里、京东两巨头占据了大部分用户和GMV,唯品会、聚美优品、当当等昔日巨头早已衰落,小红书、蘑菇街、网易考拉等只能走垂直品类的道路。然而,拼多多在短短一年之内改变了大局,积累了约2亿用户。这与其说是“低价”或“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不如说是社交电商的胜利。 在拼多多之前,已经出现了微店、云集微店等社交电商应用或系统;2018年8月,与拼多多定位类似的淘集集出现了,并且迅速积累了1060万MAU、200万DAU。然而,这并不是社交电商的全部。绝大部分社交网店以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存在于微信生态系统;拼多多只是其中初熟的果实,而且小程序至今还是它的重要流量来源。 |
- 上一篇:过节后如何照顾你的肠胃?
- 下一篇:跳舞雷妙用触手花花靠它制霸刺激战场